1. 期末考題目上課一個小時出兩題,實驗一個小時出一題。
2. 期末考完Feedback地點在A1教室14時10分合班舉行。
3. 考試範圍如下:
Introduction課程大綱
|
時數
|
授課科目
|
授課老師
|
基礎神經病理學;腦血管疾病、去髓鞘,退化性病症及代謝性病症病理學
|
3
|
病理學
|
蔡志仁
|
中樞神經系統之神經傳導影像學
|
1
|
核子醫學
|
陳毓雯
|
神經系統
|
4
|
生理學
|
林壯澔
|
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異常、感染與腫瘤之病理學
|
3
|
病理學
|
尹莘玲
|
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
|
1
|
神經學
|
戴志達
|
頭痛
|
1
|
神經學
| |
去髓鞘及代謝性病症
|
1
|
神經學
| |
中樞神經系統感染
|
1
|
神經學
|
陳俊鴻
|
細菌之神經系統感染:破傷風、肉毒桿菌中毒
|
1
|
微生物學
|
張玲麗
|
病毒之神經系統感染(醫學系)
|
1
|
微生物學
|
蔣連財
|
病毒之神經系統感染(後醫系)
|
1
|
微生物學
|
洪薇鈞
|
中樞神經系統之介入性放射線學
|
1
|
影像診斷學
|
林威辰
|
腦血管疾病之影像學
|
1
|
影像診斷學
| |
腦中風復健
|
2
|
復健醫學
|
林姿延
|
嗅覺,邊緣系統
|
2
|
神經解剖學
|
洪純隆
|
腦腫瘤
|
3
|
神經外科學
|
洪純隆
|
神經系統的血管供應
|
1
|
神經解剖學
|
關皚麗
|
功能性神經外科
|
1
|
神經外科學
| |
頭部外傷
|
1
|
神經外科學
|
王致仁
|
中樞神經系統外傷之影像學
|
1
|
影像診斷學
|
韓易庭
|
腦死判定
|
1
|
神經外科學
|
龔瑞琛
|
臨床技能 (3)、適當的處理疼痛、病史詢問(神經系統)
|
2
|
臨床技能
| |
小兒神經外科學
|
2
|
神經外科學
|
羅永欽
|
頭部系統X光判讀、腦部電腦斷層的判讀
|
1
|
臨床技能
|
蔣宜璋
|
中樞神經系統腫瘤之影像學
|
1
|
影像診斷學
| |
腦部外傷之復健
|
2
|
復健醫學
|
徐菁寧
|
小兒癲癇
|
1
|
小兒科學
|
楊瑞成
|
小兒之神經學檢查
|
1
| ||
臨床技能(И)、意識狀態的評量、神經系統的檢查
|
2
|
臨床技能
|
趙雅琴
|
神經病理學實驗 (I、II)
|
4
|
病理學實驗
|
林脩涪
|
週邊神經系統疾病病理學
|
1
|
病理學
|
尹莘玲
|
癲癇
|
1
|
神經學
|
徐崇堯
|
抗癲癇藥物
|
1
|
藥理學
| |
睡眠異常病症
|
1
|
神經學
| |
脊椎與脊髓疾病(Ⅱ)
|
2
|
神經外科學
|
劉安祥
|
動作障礙病症
|
1
|
神經學
|
楊淵韓
|
脊椎與脊髓疾病(Ⅰ)(醫學系)
|
2
|
神經外科學
|
蔡泰欣
|
神經生理與麻醉
|
2
|
麻醉學
|
程廣義
|
自主神經與週邊神經疾病(2)
|
1
|
神經外科學
|
李昆興
|
疼痛的外科治療
|
1
|
神經外科學
| |
脊椎與脊髓疾病(Ⅰ)(後醫系)
|
2
|
神經外科學
| |
脊髓損傷復健
|
2
|
復健醫學
|
陳嘉炘
|
運動功能障礙藥物
|
1
|
藥理學
|
趙雅琴
|
神經肌肉異常及腦性麻痺
|
2
|
小兒科學
|
鐘育志
|
神經疾病之實驗診斷學
|
1
|
實驗診斷學
| |
神經毒物學與職業性神經疾病
|
1
|
神經學
|
盧相如
|
疼痛:機轉與處理
|
1
|
神經學
| |
退行性脊髓病變
|
1
|
神經學
| |
脊髓之影像學
|
1
|
影像診斷學
|
謝賜吉
|
脊椎之介入性影像學
|
1
|
影像診斷學
| |
後天型肌肉病變及神經肌肉突觸疾病
|
1
|
神經學
|
賴秋蓮
|
自主神經與週邊神經疾病(1)
|
1
|
神經學
| |
脊椎骨質疏鬆之機轉及治療
|
1
|
神經外科學
|
林志隆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